《哈佛中国史06•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读后感:与世界靠拢的清朝,中华封建制度的最后挣扎

《哈佛中国史06•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读后感:与世界靠拢的清朝,中华封建制度的最后挣扎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8-22) 浏览: 331 评论: 0

作者罗威廉,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代表作《红雨:一个中国县城七个世纪的暴力史》等。《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是哈佛中国史的最后一部,主要讲述了清朝的整体社会状况,从君主专制发展的顶峰,逐渐衰亡,至此历时2000年之久的封建帝国告终。 清朝成为中国封建制度的最后一个帝国。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1年清朝灭亡,满洲人统治天下268年,也是少数民族入住中原时间最长的一个。《哈佛中国史06•最后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秦汉时代的精神内核,中华历史上帝国时代的开启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秦汉时代的精神内核,中华历史上帝国时代的开启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8-22) 浏览: 55 评论: 0

《哈佛中国史》一卷共六本,被中信出版社引进以来,引起了读书界很大的关注,在市场收到了很大的热捧。这本书虽然中文版问世很短,但却积赚了良好的口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读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一直成为中国人所乐意于做的事情。大概是因为我们会乐于从外国人的视角,重新与认识我们的过往吧? 凭我们以往的阅读经验,外国人所著的中国历史有着与我们的通常历史不一样的触发点与表述方式,这些舶来的历史,对事件的再现鞭辟

经典语录:时间,不一定能证明许多东西,但一定会看透许多东西

经典语录:时间,不一定能证明许多东西,但一定会看透许多东西

经典语录 3年前 (2022-08-21) 浏览: 170 评论: 0

1、时间,不一定能证明许多东西,但一定会看透许多东西。 2、人最好的状态是,脸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三五岁,心理比实际年龄成熟三五岁,看过了世界的黑暗与痛苦,却依然相信它的单纯与美好。 3、用你的笑容去改变这个世界,别让这个世界改变了你的笑容。 4、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只希望所有的努力终有回报。 5、小时候,听话不懂事,长大后,懂事不听话。 6、越长大越觉得,比起诉说自己的委屈与不甘,沉默最好,

经典语录: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经典语录: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经典语录 3年前 (2022-08-21) 浏览: 243 评论: 0

1、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2、生命是一场遇见,人来人往,最稀罕的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3、生活中本就充满了失望,不是所有的等待都能如愿以偿。你且笑对,不必慌张。 4、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你会发现,你的烦恼原来是那么微不足道。 5、学生问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他让学生们从一个果园中走过,每人挑选一只最大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大家回来后他问:

经典语录:某些东西,明明知道没有意义,但依然很在意,谁都会有这样的东西

经典语录:某些东西,明明知道没有意义,但依然很在意,谁都会有这样的东西

经典语录 3年前 (2022-08-21) 浏览: 147 评论: 0

1、某些东西,明明知道没有意义,但依然很在意,谁都会有这样的东西。 2、任何安慰都没有自己看透来得奏效。 3、一个人只要尝过甜头,就再也吃不下苦。 4、善良是设身处地的教养。 5、你要接受这世上总有突如其来的失去。洒了的牛奶,遗失的钱包,走散的爱人,断掉的友情…当你做什么都于事无补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好过一点。丢都丢了,就别再哭了。 6、你现在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前进的方向。 7、

卓文君简介和名言名句

卓文君简介和名言名句

名人名言 3年前 (2022-08-20) 浏览: 67 评论: 0

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其父卓王孙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大亨,仅家僮有八百名,卓王孙分私奔的卓文君百名僮仆、百万两钱,成一段佳话。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所著《白头吟》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流传至今。 卓文君大胆的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社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她当垆卖酒迫使父亲承认她的婚事说明她很机智。从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可

房玄龄简介和名言名句

房玄龄简介和名言名句

名人名言 3年前 (2022-08-20) 浏览: 94 评论: 0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一说今山东章丘)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 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

贺知章简介和名言名句

贺知章简介和名言名句

名人名言 3年前 (2022-08-20) 浏览: 74 评论: 0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穿越王朝的兴替,全新的角度与思维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穿越王朝的兴替,全新的角度与思维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8-19) 浏览: 170 评论: 0

站在世界和空间的远方,美国学者从另一种角度呈现的中国通史。 内容丰富而精炼,精美图片更是让我们有直观且深刻的认识。 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充满了"异域思维",不仅遵循创新至上的美国理念,提出了很多新颖巧妙的思考题来引导读者思考,更将世界史引入作为对比,带领我们分析区别及其背后原因。这不仅让我们了解历史的走向,更让我们学习了历史为什么这样选择,让传统意义上"死记硬背"的历史变为有理有据逻辑演变,也带给我

《极简中国史》读后感:不一样的视角,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

《极简中国史》读后感:不一样的视角,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8-19) 浏览: 105 评论: 0

站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高度,看到的景象肯定有所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对于梁山好汉,《水浒传》对其大加褒扬,而《荡寇志》则视之为洪水猛兽。究其原因,阶级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在汉学东学西鉴的过程中,欧洲大批学者怀着对东方古老文明的景仰,对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历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欧洲掀起了探索东方神秘古国的热潮。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就是其中一员,他虽然从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